微脉如何建立本地医患信任连接?这几位医生给出了答案

发布时间:2019-12-09 浏览次数:2151

1年前,网上有这样一个提问:三四线城市的医疗条件与医生服务,你们满意吗?


有趣的是,很多患者的回答并未对其全部否定:“对比过一线后,发现三四线老家的医疗质量有待提高,不过医生态度很好。”“老家是三线城市,医疗条件算不上好,但多数医护的态度没得说。”“服务比一线好一万倍,就是条件差一点。”“三四线的医疗条件其实没有想的那么糟糕。”……
三四线城市的医护工作者一样拥有对医学、患者赤诚的心,却难有一个施展医技的平台和条件?在中国医改大背景下,如何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落地,已成政府部门和基层患者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事实证明,真正能够解决“互联网+医疗”问题的关键,还要依赖于医生服务能力的释放,以补充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不足。
是问题,也是机会。作为全国领先的本地化医疗健康服务入口,微脉历经多年的探索,为医生搭建了一个可以延伸服务边界的平台。利用这一互联网平台跨越时间和空间阻隔,医生们经年累月沉淀的丰富诊疗经验,以更加多元的形式服务于有着更多需求的患者群体后,推动实现 “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医疗机构的快速落地。
不久前,由微脉与动脉网、新浪医药合作举办的“2019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人气医生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该活动吸引了全国19个城市、超6000 名医生参与,逾280万用户为支持的医生点赞,医生总票数合计超过3000 万。近日,几位参与此活动的一线医生向健康界讲述了那些发生在“微脉”上有关“你将生命交托,我必全力守护”的故事……


WechatIMG347.png



有问必答

飞机刚刚落地,来自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的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谭占国打开手机,看见“微脉”App弹出一条信息,一位老病号想向他咨询问题。从目前描述的身体状况讲到未来如何进行康复管理,患者一连串的提问后伴随的是谭占国一连串的回答。还没走出机场,谭占国就已解答完毕。
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为患者答疑解惑,是已使用“微脉”近两年时间的谭占国和医院同事们,感受最深的地方。这也是“微脉”在2015年成立之初就定下的企业使命——“让医疗健康服务不再难”。
“微脉”CEO裘加林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你去医院看病开了药,晚上回到家吃完药后感到不适,该怎么办?要不要紧?通常情况下,你可以再跑到医院咨询,但白天给你看病的医生未必能找得到。而现在通过“微脉“,就可以及时地向他们咨询了。
小地方的一线医生也能发光发热,源自于“微脉”战略布局的特殊性。与其他企业选择“攻占”一二线城市不同,“微脉”在创建之初,裘加林就想好了一套特色打法——“农村包围城市”。他曾做过一个统计,中国一共有334个地级行政区,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约300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只占20个左右,而三四线城市有190个左右,这些城市很多还未普及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与此同时,他还看到了一个关键点:“企业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格局,一定是合乎医改的方向和逻辑。”裘加林进一步阐释,分级诊疗的逻辑、医疗改革的目的,都是“强基层,保基本”,这是政府设定的底线。在守住底线的情况下,微脉在实践中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去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改善医疗健康服务,以满足老百姓对基本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之上的更丰富多样服务的需求。
凭借稳扎稳打的服务模式和极强的运营能力,“微脉”进行了一场速度战。快速切入中国主要的三四线城市医疗健康服务入口,向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全流程支付、医生在线咨询和问诊、病历及健康档案管理、处方流转和药品配送、妇幼及慢病管理、分级诊疗、远程诊疗、家庭医生等一系列精准服务。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微脉的本地化服务场景,裘加林的讲的是:“购物上淘宝,看病用微脉”。如今,这句话已深入人心。“在微脉深度运营的样板城市,每天城市就医人口的35%-40%是通过微脉来挂号,而当地医院40%的医疗支付,是通过微脉统一支付平台进行的移动或扫码支付。”
这样的样板城市,目前在微脉已有数十个。迄今,在微脉APP上线的城市约80余个,大部分为三四线城市,而年内将突破100个上线城市,完成裘加林所说的第一阶段目标。
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王建国眼中,微脉成为了自己提升医技的途径。“有时,这个平台对我是个挑战。因为患者评价更为直观,无论是在知识层面亦或服务上,需要我给予他们更为全面的建议。” 王建国使用微脉仅半年时间,约有300人点击了他主页中的“+关注”,“未来,我们还将会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能力。”


感情寄托
除搭建起从挂号、预约、支付、报告查询、处方、配药以及诊后医生咨询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外,“微脉”也成为了一些患者能够抓住的最后一丝“救命稻草”。
说起四川大凉山患儿妈妈求助的事,昆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廖桂感慨不已。
她回忆道,今年春节前后,妈妈带着孩子来到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查,为了方便日后家属查看结果,廖桂向他们推荐可以去下载“微脉”。回到家一个月后,孩子突发脓疱诊。因为当时昆明其余四家大医院都没有了能够及时收治进来的床位,情急之下,妈妈在“微脉”上联系了廖桂。
廖桂看到孩子时,“当时整个面部、鼻腔和口腔几乎全部‘烂掉’,加上有明显的感染,又引发猩红热,样子看上去十分可怕。”她紧急展开抢救,孩子住院七天后出院,治疗费仅花了大约2000块钱。
“现在,妈妈和孩子都是我的粉丝。”张帆的语气中透着高兴,“平时他们有什么问题,基本上都会在‘微脉’上找我。打开“微脉”搜索“廖桂”,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有6039的咨询量、100%的回复率、100%的好评率,这些数字足以证明患儿和家属对她的认可度。
“信任医疗”是裘加林带领“微脉”冲刺4.0模式时提出的内涵。他曾把互联网医疗为分四个阶段和模式:出现于十年前1.0“浮云模式”,到出现于七八年前的2.0“浮冰模式”,到如今的3.0“冰山模式”时机,再到未来的4.0新医疗时代,将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医生模式,开展连续、精准、信任的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
“在3.0向4.0演化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思考,医疗服务运营的核心是什么?——是信任。基于信任后的医疗服务,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高,自然也就更利于康复,这就是‘信任’的价值所在。所以,微脉要做的就是建立基于医患信任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裘加林强调。
现在,裘加林距离预想下的4.0已经更近了一步。
故事同样发生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一位相熟的老患者的出现,让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帆打心眼里觉得:“当医生好幸福”。2013年底,张帆调任来到现在在职的医院。因为在原单位走的匆忙,她没跟任何人打招呼,也与这位病人断了联系。
没想到,在今年的一次门诊上,“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张帆十分激动。原来,患者曾在张帆原单位打听过好几次,本想要到张帆的联系方式,但始终被拒绝。快要放弃寻找的时候,患者突然在“微脉”上看到了张帆的信息,喜出望外。“病人对你的认可让我觉得特别有职业成就感。如果没有‘微脉’,那些信任我的患者可能就再也找不到我了。”张帆说。
因为形成了医生和病人间基于信任的连接,看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所限。张帆在科室中也积极推广“微脉”的使用,甚至安排专人来管。谭占国告诉健康界,医院专门开设两个网上诊室,方便医生在“微脉”上为患者提供服务……
2019年,微脉平台公立医院入驻医生超10万,他们多数来自中基层,但他们却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与“微脉”一起致力于构建基于信任的医患关系,助力当地便民医疗健康服务的持续提升。
微脉的目标,是让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这就需要从本地化服务入手,去构建“信任医疗”。
事实上,“微脉”并不像传统的互联网医疗把医生从线下抽离到线上进行服务,而是由医院牵头,由企业进行建设和深度运营。
“我们把一个城市里所有医院的3+1功能在线化(3代表服务、支付、数据,1代表医生),假设每天去一个医院就医的人数有1万人,那么每天医生和患者之间产生的交互有1万次,微脉就能把这些医患交互的“信任连接”沉淀到线上。”裘加林说。
有了基于“信任连接”的医患关系,在为期10天的“2019微脉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人气医生评选”评选中,一大批正在推动行业进步的优秀医生,在上千万就医群众的呼声中脱颖而出。
理想正照进现实。在微脉全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基层落地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医生正在用自身的实践呼唤、激发着全国各地更多医生利用互联网去改善医疗服务的热情,为其他正在奋进的医院、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也通过技术赋能,服务更广泛的人民健康,直接推动着全国基层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和持续向好。




合作共赢,共创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新未来

留下联系方式,获取医疗行业专家专属服务

留下联系方式,获取医疗行业专家专属服务

医生端下载 用户端下载
下载微脉

医生端

用户端

联系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