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2 浏览次数:1737
数字疗法(DTx)正成为近年来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宠儿。数据显示,到2021年,有近30个DTx产品获得了FDA等权威机构的批准。
我国企业在数字疗法领域也有新突破。近日,经国际数字疗法联盟(Digital Therapeutics Alliance, DTA)学术委员会评审,以微脉为首的企业正式通过学术答辩,成为国内首批获得DTA认证的中国企业,这标志着国内数字疗法领域的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也表明国际数字疗法行业开始对国内数字疗法平台的商业模式、技术能力、学术能力等多方位的认可。
然而与国际市场上数字疗法的风生水起相比,中国的数字疗法还处于起步阶段。
加入DTA有什么用? 首批被DTA认证并正式加入成为会员的中国数字健康企业,凭借什么获得了DTA的认可? 微脉AI数字疗法中心总经理万马向健康界表示,中国的数字疗法企业面临的现状问题是产品如何落地。国际数字疗法联盟曾根据数字疗法的核心价值、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安全性与维护、临床验证和监管部门的监督五个方面总结出了十条关于数字疗法产品的基本原则。 万马认为,其中有三条在中国医疗环境下最为关键,即数字疗法是由软件程序驱动的医疗干预手段,需要保障患者隐私和安全保护,以及应用产品部署、管理和维护的最佳实践。这三条是数字疗法产品创业者进入门槛的高低分界线,也是衡量一家企业能否加入DTA的分水岭。 数字疗法企业要耐得住寂寞 与美国相比,我国在数字疗法上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患者教育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患者依从性上,数字治疗需要患者在产品上花一定的时间接受,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用户和市场教育还需要更多时间。 这也是国内数字疗法行业仍处于初期的标志,未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将是加入DTA的首批中国企业的职责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数字疗法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好消息不断。2020年11月,成都尚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名为术康的APP产品,就正式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这也是中国境内首款获批的“数字药品”。 市场嗅觉敏锐的投资机构已在火速跟进。公开消息显示,专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数字化筛查和干预的博斯腾科技日前完成A轮近亿元人民币融资,由金沙江创投和博远资本领投,长岭资本跟投;而专注于精神科数字疗法的望里科技则获得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长岭资本等知名基金数千万元的投资。 对于数字疗法的实用价值,业内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引来行业相关方的兴趣,这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趋势。在资本的加持之下,未来整个行业可能会出现一些泡沫。 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涌现一批有实力、有担当的企业共同参与,潜心底层研发与临床有效性数据的验证,探索真正对患者有益、对医疗健康领域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现在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时代,相关的前沿科技企业,要想在医疗行业收获成果,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破土期。据此,万马认为,数字疗法企业也要耐得住寂寞,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赚不了钱,但这都是暂时的,只要发展的方向和选择的行业正确,就一定会迎来收获,只是时间早晚的区别而已。
留下联系方式,获取医疗行业专家专属服务
留下联系方式,获取医疗行业专家专属服务